蘑菇中毒进入高发季节,湖南疾控发布红色预警 每日消息
近期各地气温升高,雨水充沛,误食毒蘑菇事件频发,为此,多省已发布预警信息提醒公众注意蘑菇中毒风险。2023年6月12日,“湖南疾控”发布6月野生蘑菇中毒指数Ⅰ级提醒称,根据历年监测数据和气象相关因素分析研判,近期中毒“风险极高”。
“6月菇,没人哭,意思是假如不慎误食了6月的剧毒蘑菇,有可能造成一家子的人都中毒身亡,连哭的人都没有,这绝不是危言耸听。”湖南省疾控中心介绍,据统计,2016-2022年,湖南省6月野生蘑菇中毒事件数发生最多、发病人数最多,致死人数最多。主要为含鹅膏肽类毒素的蘑菇引起,尤其是灰花纹鹅膏、裂皮鹅膏等,中毒后病死率高,近六年来,湖南省鹅膏菌中毒人数达300余人,死亡人数达30余人。
作为食用野生菌大省,云南省人民政府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已于6月7日发布野生菌中毒防控预警通告。通告强调,不要随意采摘、出售、购买、食用自己不熟悉的野生菌,尤其是霉变或幼小难辨识的野生菌。烹调加工野生菌时,不要凉拌食用,也不要烧烤食用,不要多个品种混合加工,加工时要炒熟煮透后再食用,食用野生菌时不要饮酒。
(资料图)
云南省要求,学校食堂(含托幼机构)、单位食堂、建筑工地食堂、旅游景区供餐单位、养老机构食堂、医院食堂、婚丧嫁娶、农村宴席和会议集体用餐等群体性聚餐,严禁加工食用野生菌类(包括野生菌干制品),防止引发群体性食物中毒事件。
界面新闻注意到,除了以上两省外,广西壮族自治区、江西省、湖北省、海南省、广东省等地区均在近期发布了野生蘑菇中毒风险预警,提醒公众“不采摘、不买卖、不食用野生蘑菇”。
据国家卫健委对于毒蘑菇的科普介绍,毒蘑菇又称毒蕈、毒菌等,是指食用后能造成人毒性反应的大型真菌的子实体。不同毒蘑菇含有不同的毒素,一种毒蘑菇也可能含有多种毒素,对人体造成的损害也有所不同。常见蘑菇中毒有7个临床型,分别是急性肝损害型、急性肾衰竭型、横纹肌溶解型、胃肠炎型、神经精神型、溶血型和光敏性皮炎型,除此外还可造成其他系统脏器损伤。
但有毒蘑菇与无毒蘑菇外观相似,极易误采食。中国疾控中心介绍,我国民间流传着许多识别毒蘑菇的方法,如颜色是否鲜艳、受伤是否变色、通过气味分辨等,但这些方法存在误区。目前没有简单易行、快速有效的识别蘑菇是否有毒的方法。不盲目采食野生蘑菇才是预防和控制毒蘑菇中毒的关键。
国家卫健委介绍,毒蘑菇中毒事件的监测显示,我国毒蘑菇中毒地域性强,以西南部云南、贵州、四川等最为严重,近年湖南、浙江增加迅猛,其他地区均有发生。发生时间主要集中于夏秋季6-9月,其中以7-8月高发。
据介绍,在我国造成中毒的毒蘑菇种类主要集中在鹅膏属、环柄菇属、盔孢伞属、红菇属、青褶伞属、粉褶菌属、桩菇属、粉末牛肝菌属等,致命的毒蘑菇主要包括可造成急性肝损害型的鹅膏属、环柄菇属、盔孢伞属及造成横纹肌溶解型的亚稀褶红菇。其中鹅膏属的毒蘑菇和亚稀褶红菇造成的中毒死亡人数占我国毒蘑菇中毒死亡总人数的95%以上。
毒蘑菇中毒的预防和控制措施主要是监测与预警。2022年6月27日,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主任李宁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按照食品安全法要求,我国从2010年开始组织实施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风险评估工作。基本掌握了我国不同地区、不同季节主要食源性疾病的发病趋势和发病规律。
“例如根据各地报告,我国毒蘑菇中毒主要发生在南方一些地区,前些年,全国年均发生中毒1500余起,每年死亡70人以上,近年来,通过地方加强对中毒高发地区及时发布风险提示和加大消费者不采不食野生蘑菇针对性的科普宣传,明显降低了毒蘑菇中毒的发生起数和死亡人数。”李宁表示。
此外,为预防毒蘑菇中毒风险,多地市场监管局开展专项治理行动。据中国质量新闻网3月20日消息,江西省于都县采取“堵源头、查流通、清市场”的方式,加强对农贸市场、餐饮店、学校食堂的监督管理,切实加强对集贸市场、餐饮店、学校食堂、超市的监管,对重点场所进行重点管控,严禁加工食用野生蘑菇。行动共检查集贸市场126个次、餐饮服务单位896户次。此外,广东深圳市、湖南常德市等地均开展过针对毒蘑菇科普清理专项行动。
近年来,毒蘑菇防治工作也取得了明显成效。以湖南省为例,根据《湖南毒蘑菇中毒风险分级动态调整办法(试行)》,2023年全省划定毒蘑菇中毒风险高风险地区2个,分别是湘潭县和邵东市;中风险地区24个;低风险县市区81个;无上报或者无事件发生地区15个。相较2022年,高风险地区减少4个,中风险地区减少3个。
据大众卫生报·新湖南客户端5月17日消息,得益于2021年湖南省推出风险分级和综合防控措施,野生蘑菇中毒事件和中毒人数实现两连降,事件数由2020年的575起下降至2022年的115起,中毒人数由1742人降至379人。2022年湖南省省野生蘑菇中毒事件数、死亡人数较2021年分别下降43%、25%,为近五年最低。
(文章来源:界面新闻)
关键词:
下一篇:最后一页
精心推荐
- 去年京津冀工信部门推进签约570多项高端高新项目
- 京津冀区域协同创新指数增长迅速
- 1至2月河北省工业生产平稳开局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0%
- 浙江绍兴15日0-21时新增41例确诊病例
- 沈阳大气优良天数达近5年来最好水平
- 辽宁实行市级政府集中监管 首站定点冷库加强疫情防控
- 辽宁省25个博士后团队冲刺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
- 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大营镇大营新村调整为中风险地区
- 云南哀牢山4名地质调查人员因公殉职原因查明
- 全国首部涉及“非现场执法”的法规施行 浦东新区打造引领区数字化城市治理样板
- 杭州一封控小区完成第三轮核酸检测 前两轮检测均为阴性
- 集采未中选药品现在怎么样了?这组数据告诉你
- “海归”博士后王暾:专注灾害预警科技创新 打通灾害预警“最后一公里”
- 福建宣判一起涉恶案件 10人犯罪团伙强迫交易、非法采矿获刑
-
中新网郑州12月15日电 (记者 韩章云)针对近日网友实名举报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太康县支行员工夏某华吃空饷一事,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河南省
-
中新网宿迁12月15日电 (记者 刘林)“房子干净又敞亮,社区漂亮又整洁。”15日,家住江苏宿迁牛角淹社区的袁有亮谈起新家,兴奋的心情
-
中新网通辽12月15日电 (记者 张林虎)15日,记者从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科左后旗公安局获悉,该局打掉一个帮助网络犯罪转账的“跑分团队
-
中新网安徽阜阳12月15日电 ( 成展鹏)12月15日,规划占地面积2500亩、投资总额75亿元的安徽省阜阳市太和县保兴医药健康产业园内一片繁
-
中新网杭州12月15日电 (郭其钰 张益聪)从焦虑不安到互帮互助,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凯旋街道新城市广场B座里的257人经历了难忘的72小时
X 关闭
行业排行
- 1、蘑菇中毒进入高发季节,湖南疾控发布红色预警 每日消息
- 2、天天新消息丨拖欠上亿物业费,这家千亿地产商怎么了?
- 3、理想、蔚来双双躺枪,广汽丰田广告惹争议
- 4、世界短讯!存款利率一降再降,买房收租和存银行哪个更划算?
- 5、国家发改委等部门:推动贷款利率稳中有降_今日观点
- 6、巴基斯坦首次用人民币支付俄罗斯原油,支付不再以美元为主-世界消息
- 7、澳弘电子:拟不超6亿元在泰国新建印制电路板(PCB)生产基地 全球微速讯
- 8、扬州农商银行董事长臧正志57岁 他18岁工作有大学学历硕士学位|每日精选
- 9、世道变了,男人也要保护好自己!学会这几招,防被仙女变成猥琐男-世界观察
- 10、下调10个基点!央行突发“降息”,人民币汇率应声下跌|当前简讯
X 关闭
产业
-
不用跑北京 在家门口也能挂上顶...
日前,我省首个神经疾病会诊中心——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河北医院...
-
“十四五”期间 河北省将优化快...
从省邮政管理局获悉,十四五期间,我省将优化快递空间布局,着力构...
-
张家口市宣化区:光伏发电站赋能...
3月19日拍摄的张家口市宣化区春光乡曹庄子村光伏发电站。张家口市宣...
-
“张同学”商标被多方抢注 涉及...
“张同学”商标被多方抢注,官方曾点名批评恶意抢注“丁真” ...
-
山东济南“防诈奶奶团”花式反诈...
中新网济南12月15日电 (李明芮)“老有所为 无私奉献 志愿服...
-
广州新增1例境外输入关联无症状...
广州卫健委今日通报,2021年12月15日,在对入境转运专班工作人...
-
西安报告初筛阳性病例转为确诊病例
12月15日10:20,经陕西西安市级专家组会诊,西安市报告新冠病毒...
-
广东东莞新增本土确诊病例2例 ...
(抗击新冠肺炎)广东东莞新增本土确诊病例2例 全市全员核酸检测...
-
中缅边境临沧:民警深夜出击捣毁...
中新网临沧12月15日电 (胡波 邱珺珲)记者15日从云南临沧边境...
-
“土家鼓王”彭承金:致力传承土...
中新网恩施12月15日电 题:“土家鼓王”彭承金:致力传承土家...